2019考研政治核心考点深度解析与备考策略
2019年的考研政治课程涵盖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难点和疑惑。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核心考点,我们整理了几个常见问题,并提供了详细的解答。这些问题不仅包括马原、毛中特、史纲、思修法基等模块的重点内容,还涉及了时事政治和答题技巧,力求为考生提供全面而实用的备考指导。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深入解析,考生可以更清晰地把握考试方向,提高复习效率,为最终取得优异成绩奠定坚实基础。
问题一:如何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辩证法部分?
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考研政治中的重点考点。很多考生在复习过程中感到抽象难懂,其实只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就能轻松理解和运用。要明确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是核心,强调事物内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考生要能够举例说明矛盾在不同事物中的表现。质量互变规律则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要注意区分量变和质变的临界点。否定之否定规律则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和前进性,考生要能够用这个规律分析历史事件或社会现象。要结合实际案例进行理解,比如用对立统一规律分析当前中国的改革与发展问题,用质量互变规律解释科技进步对社会的影响。要注重与史纲、毛中特等模块的结合,比如用辩证法原理解读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通过这样多维度的学习和思考,考生就能更深入地理解辩证法的精髓,并在答题时灵活运用。
问题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哪些重要联系?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考研政治中的另一大重点,很多考生在复习时容易将两者割裂开来,实际上它们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要从历史发展脉络上把握两者之间的传承关系。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奠定了基础。比如,毛泽东提出的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等思想原则,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中得到了继承和发展。要从理论内容上分析两者的共通之处。毛泽东思想强调的实事求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是相通的;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矛盾的观点,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改革和矛盾处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再次,要从实践基础上理解两者的创新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毛泽东思想进行了创造性发展,比如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就是对毛泽东经济思想的重大突破。考生在答题时要善于运用比较法,比如可以对比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和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分析两者在理论上的异同。通过这样多角度的梳理,考生就能更清晰地把握两者的内在逻辑,在考试中灵活应对各类问题。
问题三:如何有效记忆和运用思修法基中的道德与法律部分?
思修法基中的道德与法律部分是考研政治的难点之一,很多考生感到知识点繁杂,难以记忆和运用。其实,只要掌握正确的记忆方法和答题技巧,就能轻松应对。要理清道德与法律的关系。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律是成文的道德,两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考生要能够举例说明道德和法律在调节社会关系中的不同作用,比如道德主要依靠社会舆论和内心信念调节,而法律则依靠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要掌握道德与法律的核心内容。在道德部分,要重点记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要求,并理解其精神实质。在法律部分,要掌握宪法的基本原则和公民的基本权利,比如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等。再次,要结合时事案例进行记忆。比如,可以分析“扶不扶”现象背后的道德与法律问题,或者讨论网络谣言的法律责任,通过具体案例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要注重答题技巧的训练。在分析题中,要善于运用道德和法律的双重视角进行解答,比如在回答“如何加强诚信建设”这类问题时,既要从道德层面谈道德教化,也要从法律层面谈制度保障。通过这样系统性的学习和训练,考生就能在考试中游刃有余地运用道德与法律知识,取得理想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