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考研政治真题垄断

更新时间:2025-09-26 14:00:02
最佳答案

2023考研政治真题垄断考点深度解析与常见疑问解答

2023年考研政治真题中,垄断作为经济学的重要考点,考察内容涉及垄断的形成、特征、影响及应对策略等。许多考生在复习过程中对相关概念理解不深,容易混淆不同垄断类型,或对垄断的利弊分析感到困惑。本文将结合真题考点,针对考生常见的3-5个问题进行详细解答,帮助考生厘清思路,强化知识记忆,为备考提供有力支持。

常见问题解答

问题一:垄断形成的原因有哪些?如何区分自然垄断与经济垄断?

垄断的形成原因主要包括技术优势、规模经济、政府管制以及市场壁垒等。自然垄断通常源于行业特有的高固定成本或规模经济效应,如电力、供水等公用事业,单一企业能以更低成本满足市场需求;而经济垄断则更多由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品牌优势或市场策略形成,如某些高科技产品或知名品牌。考生需注意,自然垄断强调的是行业特性,而经济垄断侧重企业行为。在真题中,常考查考生能否结合实例分析不同垄断类型的成因及影响,例如,某企业因技术专利长期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属于经济垄断;而铁路运输因建设成本高昂、覆盖面广而形成自然垄断。理解这两者的区别,有助于考生准确把握垄断问题的关键。

问题二:垄断对经济发展有哪些双重影响?我国反垄断政策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垄断的双重影响体现在:一方面,它能通过规模经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但在另一方面,垄断容易导致价格虚高、创新停滞、资源错配等问题。例如,某垄断企业因缺乏竞争压力,可能长期不更新产品,损害消费者利益。我国反垄断政策主要围绕《反垄断法》展开,包括禁止垄断协议(如价格卡特尔)、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如拒绝交易)、控制经营者集中(如并购审查)等。真题中常结合案例考查考生对反垄断政策的理解,如某企业因价格垄断被罚款,考生需能分析其违法行为的性质及法律后果,并联系我国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探讨反垄断与产业发展的平衡。

问题三:如何看待“垄断是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这一观点?

“垄断是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这一观点有一定合理性,因为市场竞争本身可能因技术壁垒、品牌效应等因素导致优胜劣汰,形成自然垄断或经济垄断。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垄断完全合理。市场经济强调竞争效率,但过度垄断会破坏市场公平,阻碍创新。因此,政府需通过适度监管(如价格管制、准入限制)来平衡垄断与竞争的关系。在真题中,这类问题常考查考生的辩证思维,例如,某学者认为“互联网巨头垄断是技术发展的必然”,考生需能指出其片面性,强调政府监管对维护市场秩序的重要性,并结合我国数字经济政策,分析反垄断与平台经济的协同发展路径。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20-2025 A学网-考研资料综合分享网站 |网站地图|最新文章 All rights reserved. 桂ICP备2023005595号-20 站务邮箱:newmikke@163.com

页面耗时0.0063秒, 内存占用307.59 KB, 访问数据库1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