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政经部分常见疑问深度解析
在考研政治的备考过程中,很多同学常常感到政经部分内容繁杂,理论抽象,甚至一度考虑放弃这一模块。然而,政经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考试中占据着不可忽视的地位。本文将针对考生们普遍关心的几个政经常见问题进行深度解析,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点,从而在考试中取得理想成绩。我们将以通俗易懂的方式,结合实例和图表,让复杂的理论变得简单明了。
问题一:什么是剩余价值?它在资本主义生产中有何作用?
剩余价值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指的是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价值中,超过其自身劳动力价值(即工资)的部分。简单来说,就是工人为资本家无偿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核心驱动力,它直接决定了资本家的利润来源。
在资本主义生产中,资本家通过购买工人的劳动力,雇佣工人进行生产。工人在生产过程中,不仅能够创造出相当于自身工资的价值,还能创造出更多的价值,这部分额外的价值就是剩余价值。资本家通过占有剩余价值,实现了资本的增殖和积累。剩余价值的存在,是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所在,也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之一。
剩余价值的作用体现在多个方面。它是资本积累的源泉。资本家将剩余价值不断地转化为新的资本,扩大生产规模,从而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竞争的基础。资本家为了在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必须不断地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关键就是加强对工人的剥削,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剩余价值也是资本主义社会财富增长的动力。资本家通过不断地生产和交换商品,创造了大量的社会财富,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问题二:如何理解生产价格与价值的区别与联系?
生产价格和价值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商品的社会属性;而生产价格则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是商品在市场上的交换价格。
两者的区别在于形成基础不同。价值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而生产价格则是在价值的基础上,加上平均利润形成的。两者的区别还在于运动形式不同。价值是商品生产过程中的内在尺度,而生产价格则是商品流通过程中的外在尺度。两者的区别还在于波动幅度不同。价值围绕生产价格波动,但波动的幅度要小于生产价格的波动幅度。
然而,两者之间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生产价格的形成以价值为基础,生产价格围绕着价值波动。生产价格的变动归根结底是由价值的变动引起的。生产价格的实现离不开价值的实现。商品生产者只有生产出符合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的产品,才能在市场上以生产价格出售,实现利润。
问题三: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是什么?如何应对?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生产社会化是指生产过程越来越需要社会各部门的密切协作,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则意味着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被少数资本家所占有。
这种基本矛盾导致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周期性危机。在生产扩张时期,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但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性质并没有改变,导致生产无限扩大,而市场需求相对缩小,最终引发经济危机。经济危机的表现是生产过剩、商品滞销、企业倒闭、工人失业等。
应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要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这需要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实现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可以通过国家干预来缓解经济危机。国家可以通过调节市场、增加需求、改善民生等措施,来缓解经济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但国家干预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只能暂时缓解危机。
问题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在形式上都具有市场经济的特征,如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企业自主经营等。但两者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所有制形式、分配方式和发展目标等方面。
所有制形式不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则以私有制为基础。这是两者最根本的区别。分配方式不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则实行按资分配。发展目标不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则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
两者在政府调控、社会保障等方面也存在区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强调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引导和调控作用,并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则更加强调市场的作用,政府干预相对较少,社会保障体系也相对不完善。
问题五: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的著名论断,深刻揭示了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这一论断强调了科学技术不仅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科学技术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根本途径。科学技术通过改进生产工具、优化生产流程、提高劳动者素质等方式,可以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社会财富。科学技术是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科学技术通过催生新兴产业、改造传统产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科学技术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保障。在现代社会,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是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源泉。
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加大科技投入,培养科技人才,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推动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