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马政经2019

更新时间:2025-09-25 05:32:02
最佳答案

2020考研政治马原高频考点深度解析

随着2020考研政治的复习进入关键阶段,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原)作为核心考点,备受考生关注。马原部分不仅涉及理论深度,还与当前社会热点紧密相连,考生需在理解的基础上灵活运用。本文精选马原高频考点,结合2019年考研真题特点,以问答形式解析易错点、重点知识,帮助考生构建系统知识框架。内容涵盖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模块,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适合基础薄弱及冲刺阶段考生参考。

考点一:如何理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具体来说,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它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三个要素。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原有的生产关系就会成为其发展的桎梏,引发社会变革。例如,工业革命时期,机器大生产取代手工劳动,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反之,生产关系也会制约生产力的发展,如封建土地所有制曾阻碍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考生需掌握两点:

  • 生产力是基础,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形式;
  • 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否则会引发矛盾。2019年真题中曾以“互联网+”为例,考查考生能否运用该原理分析数字经济时代生产关系的变革,答案需强调技术进步如何重塑企业组织形式和劳动方式。
  • 考点二:剩余价值理论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核心,它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本质。简单说,资本家通过支付劳动力价值(工资)剥削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比如,工人一天工作8小时,4小时是为自己创造价值的(必要劳动时间),4小时是为资本家无偿劳动的(剩余劳动时间)。剩余价值率就是剩余劳动时间与必要劳动时间的比值。考生需注意:

  • 剩余价值产生的条件是劳动力成为商品;
  • 资本家通过延长工作日、提高劳动强度、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等手段榨取更多剩余价值。2019年真题曾以“零工经济”为背景,考查考生能否用该理论分析平台经济下劳动者权益问题,解答时要结合新业态特点,指出算法管理如何变相延长劳动时间。
  • 考点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有哪些现实意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强调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特征是生产力总体水平不高,发展不平衡。这一理论指导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避免急于求成。比如,改革开放初期提出的“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正是基于该理论。考生需把握:

  • 初级阶段是特定历史阶段的过渡期,不是社会主义的“初级形态”;
  • 发展生产力是根本任务,但需统筹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2019年真题曾以“共同富裕”为主题,考查考生能否用该理论解释为何不能搞“平均主义”,答案要强调效率与公平的统一,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既要解放生产力,也要防止两极分化。
  •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20-2025 A学网-考研资料综合分享网站 |网站地图|最新文章 All rights reserved. 桂ICP备2023005595号-20 站务邮箱:newmikke@163.com

    页面耗时0.0085秒, 内存占用306.96 KB, 访问数据库1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