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考研政治万磊:常见考点深度解析与备考策略
在2020年的考研政治备考中,万磊老师的课程因其深入浅出的讲解和精准的考点把握而备受青睐。面对繁杂的政治理论,许多考生常常感到困惑。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关键知识点,本栏目特别整理了万磊老师课程中的常见问题,并提供了详尽的解答。这些问题不仅涵盖了马原、毛中特、史纲、思修法基和时政等核心模块,还结合了最新的政策动态和考试趋势,力求为考生提供全面而实用的备考指导。
问题一:如何高效记忆马原中的基本原理?
马原作为考研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原理繁多且抽象,很多同学在记忆过程中感到吃力。万磊老师建议,要理解原理的内涵和外延,避免死记硬背。例如,在记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时,要明确物质决定意识,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这一核心观点。可以通过构建知识框架来帮助记忆,将相关的原理串联起来,形成逻辑清晰的知识体系。比如,在讲唯物史观时,可以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入手,逐步扩展到社会形态更替等更深层次的内容。还可以利用图表、口诀等辅助记忆工具,将复杂的原理简化为易于记忆的形式。要多做练习题,通过反复巩固加深记忆。
问题二:毛中特部分如何把握重要会议的精髓?
毛中特部分涉及的历史事件和重要会议众多,考生往往难以抓住重点。万磊老师指出,在复习毛中特时,要特别关注历次重要会议的核心精神和历史意义。例如,在复习中共八大时,要重点理解其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论断,以及如何通过发展生产力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而在学习十一届三中全会时,则要把握其实现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的历史意义,以及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些会议,建议考生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进行分析,思考会议是如何解决当时面临的主要问题的。还可以通过制作时间轴的方式,将重要会议按照时间顺序排列,标注其关键内容和影响,这样有助于形成清晰的历史脉络,便于记忆和理解。
问题三:史纲部分如何梳理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脉络?
史纲部分内容庞杂,涵盖了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考生在复习时容易感到头绪纷乱。万磊老师建议,在复习史纲时,要注重梳理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脉络,把握各个阶段的主要特征和历史任务。例如,可以将中国近现代史划分为几个大的阶段,如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等,每个阶段再细化出具体的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在梳理过程中,要重点把握每个阶段的历史背景、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以及中国共产党在各个阶段所发挥的领导作用。还可以通过对比的方式,分析不同历史阶段的异同点,例如,对比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意义,可以帮助考生更深刻地理解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规律。通过这样的梳理,考生可以建立起清晰的历史框架,便于记忆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