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核心考点难点突破指南
考研政治作为考生备考的重头戏,涉及内容广泛且理论性强,不少同学在复习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惑。本讲义以历年真题为导向,结合最新时政热点,针对考生易错、易混知识点进行深度解析,帮助大家厘清思路、把握关键。以下精选了几个典型问题,涵盖马原、毛中特、史纲、思修法基及时政等模块,旨在帮助考生突破学习瓶颈,提升应试能力。
问题一: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实践”概念?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范畴,考生往往对其与认识、物质等概念的关系感到模糊。其实,实践是人们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具有客观性、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三个基本特征。它不仅是认识的来源,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比如,科学家通过实验验证理论,农民通过耕作总结经验,都是实践在发挥作用。理解这一点,要结合《共产党宣言》中“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的论述,把握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是重点,要掌握“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上升过程,这样才能深刻理解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避免死记硬背条文。在答题时,可以结合具体案例,如中国脱贫攻坚的实践,说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问题二: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包含哪些要点?
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这段话看似复杂,但核心可以概括为“一个统领、两个根基、一个着力点、五大建设、一个贯穿、一个推进、一个目标”。比如,政治建设是统领,因为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理想信念是根基,因为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反腐败斗争是重要内容,因为腐败是损害党的纯洁性的最大威胁。考生在复习时,要逐条拆解,并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等具体实践加深理解。答题时可以围绕“如何理解全面从严治党”展开,从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双管齐下,体现对知识的掌握深度。
问题三:如何把握“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与意义?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要外交理念,考生需要从理论渊源、核心要义和实践路径三个层面理解。它的理论基础源于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历史和人类解放的思想,也借鉴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和合”理念。核心要义包括“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政治、安全、经济、文化、生态),以及“四个共同”(共同享有人类尊严、共同享有发展权利、共同享有安全保障、共同享有美好环境)。实践路径则体现在“一带一路”倡议、全球治理体系改革等具体行动中。比如,在答题时可以结合“构建新型国际关系”这一知识点,说明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的是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与传统国际关系理论中的零和博弈有本质区别。考生还要关注历次重要国际会议中习近平主席的讲话,如G20峰会、APEC会议等,这些都是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意义的重要窗口。答题时可以结合具体案例,如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抗疫合作,体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